血栓形成,三个要素细分说
发布者: 尊龙凯时尊龙凯时 浏览次数: 0
知道血栓怎么得的,才能知道怎么样预防!
临床发生静脉血栓栓塞很多情况是2个甚至3个因素共同导致的,比如手术后压迫止血和卧床、制动,加上液体入量减少导致血液浓缩呈高凝状态。有易栓倾向的患者卧床制动、手术或创伤后更容易发生静脉血栓栓塞。存在的危险因素越多,强度越大,暴露时间越长,越容易发生静脉血栓栓塞症。(图1)。
图1 血栓形成三要素
一、 损伤导致血栓形成
无论血管结构或者单纯血管内皮损伤,还是组织、器官的损伤、创伤,都可以通过两种止血机制的相互配合形成血栓。
损伤导致内皮下组织直接暴露于血液,与血液直接接触,血小板粘附、活化和聚集,我们称为一期止血(primary hemostasis);组织因子释放进入血液,启动外源性凝血系统形成凝血酶,凝血酶将将纤维蛋白原转化为纤维蛋白血栓,这个过程我们成为二期止血(secondary hemostasis),见图2。
图2 人体止血和血栓形成的机制
下肢血栓大多数与损伤有关,一位农民,在田忙农活的时候,摔倒一侧小腿受伤,几天后受伤侧肿胀、疼痛加重,医生诊断为下肢静脉血栓,医生给予华法林抗凝治疗。至于手术后引起静脉血栓栓塞症的情况那简直就是不胜枚举。曾报道:妇产科一个患者术后3天下地上厕所,突然倒地呼吸心跳骤停,虽经积极抢救,还是回天无力。
损伤因素包括以下情况:
1. 外伤或者创伤
2. 感染和脓毒血症
3. 休克
4. 生物、物理、化学因素导致的损伤,例如蛇咬伤、放射治疗、化学毒气或者药物
5. 免疫性原因导致的损伤,例如系统性红斑狼疮
6. 手术,尤其大手术
7. 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
8、血管炎症等
二、血流减慢导致血栓形成
正常流动着的血液不容易发生凝固,也就是血管内不容易形成血栓。一旦某些因素导致血流速减慢,则血液中一些凝血因子(因子XII)与存在损伤的血管内皮作用,导致凝血系统接触激活,并形成纤维蛋白血栓。
最早让国人了解下肢血栓和肺栓塞是50年代末一次外交事件,一个匈牙利的外交人员,下飞机就猝死了,当时政府高度重视,组织全国权威专家和法医讨论原因,尸检结果肺动脉内血栓堵塞造成死亡,事件得以妥善处理。
「 导致血流减慢的因素包括 」
1. 血液动力学因素,如血压下降或者血管局部压力减低,心力衰竭等
2. 心脏收缩异常,如房颤导致心房失去收缩,心房内血流减慢,导致血栓形成;心衰患者心脏收缩和舒张功能减退
3. 静脉血液回流受阻
(1)右心或者全心衰竭
(2)心包炎、心包积液
(3)静脉狭窄、外来压迫或者腔内堵塞
三、高凝状态导致血栓形成
高凝状态hypercoaguable state
可以认为是血液容易凝固和形成血栓的状态,也叫做易栓症(thrombophillia),高凝状态分为先天性或者遗传性和获得性或者后天性。高凝状态的原因可以是凝血物质增加,如因子VIII升高,高纤维蛋白原血症;抗凝物质减少,如抗凝血酶缺乏;或者纤溶活性降低,如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抑制剂(PAI-1)增加。
1. 遗传性高凝状态
抗凝血酶缺乏,包括抗原的减少和/或活性减低;蛋白C、蛋白S缺乏或者抵抗(因子V leiden突变);凝血酶原基因突变等。
2. 获得性高凝状态
包括红细胞增加或者血液浓缩,口服避孕药或者激素替代治疗,恶性肿瘤患者,肥胖,抗磷脂综合征,慢性炎症性肠病等免疫性疾病等。
有个40多岁男性,常常因为腹泻去消化科就诊,诊断慢性炎症性肠病。1周前腹泻加重,不久发现一侧下肢肿胀,一查下肢深静脉发生了血栓,慢性炎症性肠病导致获得性的易栓状态。
免责声明:参考内容和本页图片均来自网络,不代表尊龙凯时网站的观点和立场,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。